2024年以来,吕梁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立足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生态安全屏障这一定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实施“一廊两带”战略,全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治山、治水、治气、治土、治城一体推进,“一盘棋”布局、“一把尺”监督,全市上下共谋“大保护”、共谱“协奏曲”,跨域一体、共保联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吕梁水清了、山绿了、天蓝了、城美了,美丽吕梁青山碧水相依,幸福生活美美与共。
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吕梁市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同比下降2.4%,全省排名第4。优良天数293天,占比80.1%,全省排名第三。PM2.5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三,在汾渭平原排名第一。2024年全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完成省下达93.3%的考核指标;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比2023年的87.5%提高了12.5%。
“一盘棋”布局 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市委、市政府坚定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2024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件大事要事,涉及生态环保的有三项,包括加快实施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和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全力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提速推进中部县域小水网工程。1月30日主持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进一步部署生态环保10项重点任务。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生态环保具体问题,对重点工作督导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集中攻坚“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和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市建立“一专班+三方案+三方督办+N责任书”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市生态环境局具体负责专班办公室工作,下设“四组一办”5个具体工作组,制定专班办公室工作机制,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全面提高横向、纵向工作合力。同时,印发《吕梁市“一泓清水入黄河”行动方案》《吕梁市“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吕梁市“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任务清单》,明确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市委督查室成立专项督导组动态督查问效,市政府督查室将生态环保工作纳入“13710”平台督办落实,市专班办公室强化调度推进,定期通报、预警、约谈,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落实,与工程涉及重点县(市)全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分解到位,任务落实到位。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项目36个全部开工,22个工程主体完工,开工率、完工率分别达到100%、61.1%;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49个项目,年内要求开工48个已开工44个,开工率91.7%,累计完工20个,2024年要求完工18个已全部完工。
提级推动交城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累计整改扬尘污染、厂区异味等突出问题1253个,生态环境部于会文副部长去年4月来吕调研时给予了肯定。孝义园区完成5个铁路发运站物料大棚全封闭改造,210辆氢能重卡投运。文水园区启动建设投资3000万元高炉环保节能治理等项目,投资1905万元协鑫国金一号电港项目建成投用。
“一衣带水”共治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近年来,全市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一衣带水”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土、治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全覆盖治山博鱼官网APP官方网站。持续推进“三个100万亩”生态工程,相继实施了国家国土绿化试点、吕梁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大生态项目,累计完成林草建设任务12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60万亩。去年,又成功申报吕梁山山水工程。该工程是吕梁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争取资金最多、受益范围最广的生态治理项目。
全流域治水。落实汾河谷地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行“一河一策、一断面一方案”,深入推进,统筹“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一体实施,深入开展黄河干流沿线10km、入黄支流沿线1km内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累计整改突出环境问题309个。全力保障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流域开展监测执法,实行跨界断面每日监测、支流入河口和污水处理厂隔日监测,严控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严管溢流污水入河、严格企业执法监管。累计向文峪河、磁窑河生态补水7846.02万m³,有效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基本稳定。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吕梁市历史性地实现了市域内9条河流15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质的好成绩,特别是文峪河南姚和磁窑河安固桥断面实现跨级别改善,2024年实现了国省考断面全优良。孝义市和文水县2个工程入选省“一泓清水入黄河”优秀案例,《中国环境报》《山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吕梁市“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对生态环境品质要求极高的黑鹳、天鹅,频繁现身吕梁各大河流。
全领域治气。组织开展“创A升B”等专项行动,新增环保绩效A级企业1户、B级企业9户。积极开展碳市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审核完成40户重点排放单位年度排放报告和质控计划。19户电力企业全部完成第三周期碳履约工作。中纪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明察暗访4类共性问题、7项整改任务全部销号。坚决向结构性污染开刀,持续加强“散乱污”企业风险源管控。全面淘汰落后焦化产能613万吨,完成14户焦化、26户水泥熟料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交城、汾阳稳定退出全省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
全过程治土。制定固废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具体落实措施,建立危险废物全口径清单,623户涉危单位全部纳入系统管理,鹏飞焦化土壤污染绿色化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地下水污染重点区划分,完成22个优先监管地块风险管控、14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96个行政村环境整治,省民生实事所涉文水35个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全市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文水、柳林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有序推进博鱼boyu(体育)官网。
全方位治城。编制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9个,改造污水收集管网1230公里,治理黑臭水体84条。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建成投运3座生活垃圾发电、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城乡环境颜值不断提升。
吕梁的水清了、山绿了、天蓝了、城美了。
“一张网”监督 打好环境治理提升战
全市“一张纸”“一张表”“一张图”明确重点监管单位,各级监管部门“一张网”督促监管单位开展隐患排查等工作,切实做好源头防控。
组织开展“利剑斩污”“清废行动”等专项行动。累计查办违法案件552件、处罚7670.64万元,办理四类典型案件19件。严厉查处9起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损坏赔偿工作,筛查问题线索26条,向22户企业启动索赔程序。在严执法的基础上推行边执法边普法,对环境违法行为轻微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现场帮扶、纠错免罚,累计依法减免行政处罚29次、免罚金额1814.8万元。
强化环境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持续推进环境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提升全系统环境安全意识。加强全市4.3m焦炉关停退役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防范。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台账。“听民意办实事”所涉10个乡镇、79个村级水源规范化建设项目全部完成。扎实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涉危废单位1258个、尾矿库24个、固废填埋场80个环境隐患问题得到解决。对全市111户核技术利用单位组织开展全面排查,解决辐射安全隐患325个,核与辐射安全总体可控。
2025年,全市将大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实干担当,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和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狠抓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改,真抓实干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坚决完成生态环保约束性指标。在持续维护好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加强“测管”一体化建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全力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空间结构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守正创新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绘好“美丽篇”,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与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吕梁、谱写现代化吕梁篇章唱响“环保声音”、彰显“环保担当”、贡献“环保力量”。